絲蟲病是由蚊蟲傳播的一種寄生蟲病,血中有微絲蚴的人是本病的傳染源。因此,預防本病重點在于滅蚊防蚊和治療微絲蚴攜帶者。在流行區(qū)居住的人,為了預防本病,可采用海群生食鹽全民食用法。如為外來人口進入流行區(qū),可用海群生片150毫克,每月服一次,可達到預防效果。一旦患了本病,早期足量足療程的海群生治療常能治愈。晚期病例難以迅速奏效,然而反復多療程的海群生治療仍可望治愈。
乙胺嗪(海群生)為治療的首選藥物。本藥吸收排泄快,毒性低,對絲蟲成蟲及微絲蚴均有殺滅作用。服藥后大量微絲蚴被殺滅,可引起異性蛋白質(zhì)過敏反應,表現(xiàn)為發(fā)熱、寒戰(zhàn)、頭痛、乏力、惡心、嘔吐、肌肉關節(jié)疼痛等,口服阿司匹林可減輕反應,反應重時應暫停乙胺嗪。乙胺嗪又可以3%的比例摻入食鹽中,在一定范圍內(nèi)全民服用3~6個月,可使當?shù)氐奈⒔z蚴陽性率明顯下降。乙胺嗪又可配成10%霜劑涂抹皮膚,藥物可被皮膚吸收進入淋巴液。左旋四咪唑和呋喃嘧酮亦有療效。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可用保泰松、阿司匹林、潑尼松等治療。鞘膜積液、乳糜尿、象皮腫等可行手術治療,象皮腫也可用捆綁烤熱療法。
馬來絲蟲病:由馬來絲蟲寄生于人體引起的疾病。馬來絲蟲的成蟲和微絲蚴似班氏絲蟲而略小。生活史亦似班氏絲蟲,主要傳播媒介為中華按蚊、嗜人按蚊、東方伊蚊、常型曼蚊等。幼蟲在蚊體內(nèi)約經(jīng) 7天即發(fā)育為感染性幼蟲。成蟲主要寄生于人體表淺淋巴系統(tǒng),很少侵犯內(nèi)臟或深部淋巴系統(tǒng),多見于下肢(尤其是小腿和足背)淺層淋巴管和淋巴結,引起急性炎癥,發(fā)作頻繁,癥狀亦較重,反復發(fā)作可致象皮腫。鞘膜積液、陰囊象皮腫及乳糜尿等泌尿生殖系統(tǒng)癥狀體征少見。馬來絲蟲除感染人體外,亦可感染猴、貓、穿山甲等。馬來絲蟲病僅分布于亞洲,如中國、朝鮮、日本、東南亞、印度、斯里蘭卡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等地,分布范圍多與班氏絲蟲病重疊。在中國主要分布于長江以南、江蘇、上海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等地,不見于臺灣及山東。兩種絲蟲病純流行區(qū)的毗鄰地帶可見范圍不大的混蟲感染區(qū)。馬來絲蟲微絲蚴亦有夜現(xiàn)周期性,出現(xiàn)于周圍血液的高峰時間為晚8時至次晨4時。馬來絲蟲病的診斷同班氏絲蟲病,治療亦用乙胺嗪,但劑量較小,療程較短。治程中過敏反應較重。預防亦同班氏絲蟲病。
羅阿絲蟲病:由羅阿絲蟲寄生于人體皮下組織引起的疾病。流行于西非及蘇丹。學名中 Loa一詞系剛果土語,意為“眼蟲”,因該絲蟲的成蟲常移行到眼部,故名。成蟲寄生于人體皮下組織,到處竄行,形成游走性皮膚腫塊,常見于背、腋、腹股溝、頭皮、眼皮,亦見于眼前房、球結膜等處。雌蟲在移行過程中間歇地產(chǎn)出微絲蚴。微絲蚴具鞘膜,進入血流,呈晝現(xiàn)周期性,夜間則集中于肺部,患者為唯一傳染源。中間寄主為白晝吸血的幾種斑虻。微絲蚴被吸入虻腸中后,移行到其脂肪體內(nèi),經(jīng)7天發(fā)育為感染性幼蟲,并移行至口器,于虻叮人時自其口器逸出,經(jīng)吸血傷口浸入人體。1年后發(fā)育為成蟲,此時方引起游走性腫物(可大如雞蛋,持續(xù)數(shù)小時至數(shù)日)、皮膚瘙癢及蟻行感、結膜炎等癥狀。診斷靠血中檢獲微絲蚴或于皮下組織、眼結膜下查獲成蟲。乙胺嗪治療有效。摘出成蟲的手術簡便可靠。